包含17節(jié)視頻教程
關注12.7萬次
這套教程融合了風格君老師工作6年以上的場景插畫經(jīng)驗,是一套完整的不可多得的場景原畫設定課程。課程從設計核心技術,到使用的各個技巧都有面面俱到。詳細的講解了我們?nèi)绾蝿?chuàng)作一副場景原畫設定。不僅僅有教你怎么畫,還有教你怎么進行創(chuàng)作,是一部非常超值的課程,沒有之一。
導言
龍是偉大的,它得到了所有炎黃子孫的尊敬;龍又是虛無的,因為它只是一種精神,而不是一種物質。在中國,龍為神話中的神異動物,在陰陽宇宙觀中代表陽,是民族的象征和王室的標志。有人認為這是古代炎黃統(tǒng)一中原各部落后,揉合各氏族的圖騰形成的形象。傳說能隱能顯,春分時登天,秋分時潛淵,又能興云致雨。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,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。龍被中國先民作為祖神敬奉,普遍尊尚“龍”,中國人經(jīng)常自稱“龍的傳人”。
教程思路
1.起草階段
2.填充單色
3.大明暗
4.環(huán)境閉塞
5.高光
6.“點彩法”輔助設計
7.細化過程改變設計
8.尋找最佳展示狀態(tài)
9.空間光感
10.細節(jié)刻畫
11.筆觸的詳略得當
12.增加、調(diào)整設計元素
13.拼貼素材
14.處理背景
15.修整,完成
時值2012春節(jié),獻上年末一作《皇龍武將》賀龍年,歷時3天共加12小時左右,運用新方法——“2D建模上色法”,旨在提高自身創(chuàng)作的連貫性。從構思到起草,到中途自否,再到細化完成,力求把感性思維用理性表述呈現(xiàn)出來,望此教程望對大家有幫助,也請多多指正。
一.起草階段
大部分人在創(chuàng)作前期會習慣作多個概念設定草稿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,用時不多,又拓散思維,更能助自己和團隊在多個方案中選取最佳方案。
無論用線稿、色塊或是任何方法,都十分鼓勵。概念稿的練習數(shù)量多了,自然而然地在腦中形成屬于自己的信息庫,以至在日后的起草中慢慢形成一錘定音的能力,也即我平時常說的“胸有成竹”——落筆前腦中已有成品形象,八九不離十,縮短修修補補、停停頓頓的時間。
此次這張也即是這樣,落筆前已經(jīng)在腦中模擬好方案,下筆就照著腦中的形象用手實現(xiàn)出來就行。目前主要考慮以龍的角爪為主要元素,展開設計。
這個畫法是以線稿入手,其實說個題外話,就是到現(xiàn)在為止還是有一大把人在糾結自己要用什么方法去開始一張作品,是看似老老實實的線稿呢?還是奔放流暢的線稿?是圈選剪影的填充制圖方法呢?還是模仿很多高手豪放的色塊起稿?再或者一直動搖不堅定而中途沒耐性變啊變的,搞出個四不像最后就用所謂的筆刷疊蓋掉假裝大師?
——還是那句話:“條條大路通羅馬,關鍵看你知不知羅馬在哪!狈椒ㄉ耨R的都是次要,作畫前明晰自己想畫出什么才是真。只要終點堅定,很多方法都能出同一效果,無非就是孰快孰慢的問題,這時才去談“方法”。
目前這張不用老老實實花太多時間去細扣線稿,線的作用只是標明一些內(nèi)部設計。
二.填充單色
我有一個個人見解,也成為習慣。就是一張畫面我會用最短的時間去消滅空白,即使隨便鋪些顏色也好(當然,當白色有作用時也稱為顏色),不讓畫面無用區(qū)域空白太久。
為什么呢?人的視覺會有敏感階段和疲勞階段,第一時間把能體現(xiàn)氛圍色或主觀色等的顏色做進畫紙,可以讓色感最好的自己進入這張作品的主調(diào)調(diào),以防后面把持能力還不足的創(chuàng)作者HOLD不住初始感覺,越畫越亂。同時,一個沉穩(wěn)的底色能夠起到暗亮部的承接作用,也讓后面的各種固有色刻畫不會偏離主航道。
在這里,第一步的線稿不要求內(nèi)部多嚴謹,但外輪廓我卻會嚴謹一點不產(chǎn)生缺口,這樣一次魔棒圈選加反選、一次填充按鍵,一兩秒時間就完成了一筆一筆慢慢涂幾分鐘的同等效果。
所以說,要快,不是筆和板子戳得快,而是看誰能準、穩(wěn)、省。省什么?省下修修補補和返工時間。
三.大明暗
鋪大明暗,塑造大體塊的立體感。這里“復制涂擦法”(
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6007461.htm)就起大作用了。
挺多時候體塊的塑造需要大面積的明暗漸變或色相漸變,可以一筆一筆的取色潤色,也可以用“復制涂擦法”縮短這個過程,并且更出效果。
整體觀是一個畫者對整體能力把控的體現(xiàn),可在前期先標示,也可在就輕駕熟的功底下以零拼整。這個教程還是以先整后零的方式展現(xiàn),也適用更大部分人。此過程中,找準主光源尤為重要,不管后面打了多少輔光,主光還是確立體積的首要功臣。這時注意大腔塊的大明暗,也要注意小體塊的小明暗。
四.環(huán)境閉塞
由于自己以前常玩3D渲染,對這個概念比較重視。Ambient
Occlusion,是指光子在空間物體夾縫中彈射衰減形成的陰影區(qū),是三維渲染中常提及的一個概念,運用到2D繪圖中道理也共通。它能真是反映光與物體的融合。當然,在2D繪圖中不要求多高的還原程度,但少許的閉塞陰影確實能讓空間關系明晰,這在我的課程中也一直強調(diào)著。
也許有些人發(fā)覺此圖有點ZBrush的常用灰紅材質球建模的味道,確實,平時這些模型對此次的繪制有一定影響。
五.高光
“高光體現(xiàn)質感”。這個階段只求讓腦中的立體圖像明晰,于是,就讓材質更極致的表現(xiàn)出素描五調(diào)子。高光用了冷色,主要也是預想到了最終效果,即,主體固有色總體偏暖,那么光源色就用對比冷色。
當然,此過程中也要嘗試著想象接下來的具體設計。
六.“點彩法”輔助設計
畫到現(xiàn)在大概經(jīng)過一個多小時了,此時必須承認,剛才都在拼了命服務畫面,沒多少空隙去思考設計。那么一些具體設計應該怎么辦呢?于是,用半透明的色塊“亂點”,配合調(diào)色刀等濾鏡打散色塊,作出一些看似設計非設計的東西。
以前看過我那篇關于“混沌取形法”( 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6007418.htm)的同學應該能理解,在亂中尋找出設計點,延伸思維再具象圖形,找貼圖找素材,方法無所不用其極,讓本來沒有的圖像慢慢呈現(xiàn)出來。
再考慮一下原畫設定中的關鍵點:“主導幾何”“軟相接”“節(jié)奏”“呼應”“拼接方式”等等等等。能夠以此去做細化工作。(前提:做過大量練習,不然這些方法即使知道了也是零。)
七.細化過程改變設計
邊細化邊改設計,這樣是一個挺舒服的狀態(tài)。
誰都不想被規(guī)定活了去畫畫,特別是別自己規(guī)定活自己,所以深入過程要記住是可以改設計的,這取決與你突如其來的靈感或者中途找參考的啟發(fā)。
不過注意,不要對這種感覺上癮,不然的話會無限改下去而永不到頭。
那么都有哪些點可以改呢?我的話,主要就是修整拼接方式和主要外造型。改這些一眼就引起觀眾注意的,而不要白花功夫去雕刻那些零零碎碎,因為那些本就不想讓它們喧賓奪主,并且最后項目建模也不會專門為這些小東西浪費面數(shù)。
八.尋找最佳展示狀態(tài)
最佳展示狀態(tài),包括體位、生理曲線、姿勢動作、眼神、輔助物飄動等等等等。
要知道,同一個主題同一個內(nèi)容,是有無數(shù)種姿態(tài)去展示的,但總有那么幾個狀態(tài)是能征服自己和絕大部分觀者的。
要尋求到好的姿勢,主要還是通過大量的觀察對比,微調(diào)某些體塊朝向或是幅度,往往能讓某狀態(tài)更加極致。有時我還會建議畫者,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自己做一下動作試試看,把自己設想成繪畫對象去感受那份英氣凜然或是嬌美嫵媚,對著鏡子觀察一下那些起關鍵作用的動作特點,這樣也對塑形有幫助。
這里我微調(diào)了一下頭部的朝向和傾斜度,讓將軍正面和觀眾有精神連接,產(chǎn)生氣魄感。
九.空間光感
為了讓物體真實存在,空間光感尤為重要,光在照射過程中的衰減形成的漸變在此時就可以表現(xiàn)出來。
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對度的控制。我發(fā)覺挺多初學者對漸變的概念比較單一,高對比、強變色往往是畫面顯得很不協(xié)調(diào)。弱對比加環(huán)境閉塞往往更能反映真實。為什么?因為光是有回彈性的,空間中每一個面都在或多或少地漫發(fā)射光子,很少有絕對黑區(qū)。
十.細節(jié)刻畫
細節(jié)刻畫當然不是說要一步步到達此刻才專工刻畫,它須是貫穿整個過程的。只是現(xiàn)在拿出來重點說一說。
做好細節(jié),各有各方法。但有一點是總所周知的也是重點,就是邊緣。
我們?nèi)搜壅J知物體之間的區(qū)分,都是邊緣起作用。在繪畫上,邊緣多半是以線來表現(xiàn),但有個鉆牛角尖的概念大家須清楚,“世間萬物本無線”,即使一根頭發(fā)它也是一個圓柱體積,所以線全都是塊與塊之間的銜接引起的視覺認同。
于是,清晰化各物體的邊緣線,能用亮度對比的就用亮度對比,能用色相飽和度區(qū)分的就用色相飽和度區(qū)分,再不行的就用實線,甚至做一下局部濾鏡銳化。
十一.筆觸的詳略得當
上面提到細節(jié)的重要性,當然也要知道詳略得當?shù)闹匾。這是所謂的“虛實關系”。
排除某些商業(yè)美術形式,從審美角度看,一個畫面切不可到處精致。處處實等于沒有實,還得適當?shù)奶搧碛骋r。
一些大筆觸往往就能起到陪襯作用。
不過,一味模仿的筆觸有時也會有匠氣所在,生硬沒內(nèi)容。這方面還得多看看一些傳統(tǒng)繪畫對筆觸的處理方式。特別是西方油畫的厚薄刮刷還有中國墨線的抑揚頓挫。
十二.增加、調(diào)整設計元素
CG設計有個優(yōu)點,就是拓散思維,很多東西不拘一格,任由畫者天馬行空。
于是乎,各種想法都可在中途中萌生并添加。在考慮動作運動合理性、功能合理性、角色職業(yè)合理性的前提下,我們都可以大膽嘗試。
隨著次世代技術日益推行,原畫設定的空間也慢慢不再受限制。注重“厚度”,注重“穿插”,注重材質。都可讓作品的視覺更具營養(yǎng)。
十三.拼貼素材
上面說到注重材質。事實上,材質難倒了不知多少初學者,大家都在為“我從沒畫過金屬、我從沒畫過皮革……”等等煩惱。
總之兩句話:
如果有足夠的時間精力,那么好好去臨摹和寫生各種光源下的各種材質,在還原肉眼所見的練習中尋得規(guī)律,再試著去默畫。傳統(tǒng)繪畫或CG繪畫不限,反正從中也能體會繪畫的樂趣。
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,那么去聽聽一些課程懂得光照原理,然后學會搜索素材圖去拼貼,這也表現(xiàn)在場景繪畫中的matte
painting(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114328.htm)。
十四.處理背景
由于這張畫的背景灰度是從一開始就定下來的,中途基本沒怎么改過,那也就罷。
不過我想表達的是背景的重要性,往往讓很多人給忽略了。某些畫者只關心主體,背景是黑是白隨便。其實一個背景的明度在早期定下來的時候,基本已經(jīng)把主體的光照程度給定下來了。好比一個在白背景下畫出來的人,突然換一個黑背景,你會覺得這人怎么看怎么假,像是從雜志剪下的紙片貼到另外一張紙上。
所謂背景,也可以說襯景。它的作用就是烘托主體,特別在顯現(xiàn)邊緣的作用上,以亮襯暗或以暗襯亮,但整體又大致保持在一個灰度區(qū)間里,說難不難,但也說易不易。
另外,筆觸筆刷的運用也適可而止,有些人對筆刷的使用上了癮也過了度,搞得天花亂墜并搶了主體。
十五.修整,完成
總結下來,之所以12小時左右能收工,主要是前期的思路較為清晰,省下很多返工修改時間,加上一些比較方便出效果的軟件技法。中途不畫的時候先預想好下一步干嘛,不要亂就好。當然,一張畫不斷畫下去永遠有得畫,只是急著回家過春節(jié)那就這樣吧:P。
后面刻畫細節(jié)是花最多時間的。這段時間里,我常被問及的有兩個問題:
是畫完一個步驟才去畫其他步驟呢(比較好控制但比較慢)?還是東一筆西一筆好呢(節(jié)省閑置時間但容易亂)?
我覺得沒有優(yōu)劣,因人而異。你不妨問問自己偏感性還是偏理性,理性的當然按部就班會對入門幫助大一點,也就是第一種。感性的人呢,就按著感覺走,畫得順畫得開心才最重要。
最后祝大家龍年快樂!一起進步吧!
本教程完。
朱峰社區(qū)網(wǎng)頁版(手機掃描-分享-添加到屏幕)
朱峰社區(qū)微信公眾號(微信掃一掃-關注)
未知用戶
2005-2025 朱峰社區(qū)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1865號-1
2005-2025 ZhuFeng Community All Rights Reserved
VIP